全力支援社區疫情防控 最美“志愿紅”溫暖群眾心
發布時間: 2021-10-22 點擊數量:2569全力支援社區疫情防控 最美“志愿紅”溫暖群眾心
——工力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9月21日中秋佳節,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哈爾濱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本輪疫情呈現多點散發態勢,防控形勢相當嚴峻復雜,接連18天里,哈爾濱開展了7輪核酸檢測。工力所黨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地震局黨組指示批示和地方政府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切實加強黨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領導,在做好本所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切實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宗旨服務意識。
黨委高舉鮮紅黨旗 緊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9月21日,哈爾濱市公布確診病例后,當日帶班的黨委書記、所長李山有同志迅疾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傳達學習哈爾濱市第28號疫情防控公告,責成相關部門立即發布地方防疫工作通知和相關要求,要求全體人員按社區要求參加全員核酸檢測。同時要求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組立即統計與確診者活動軌跡有交集的人員情況,按照社區和單位要求做好居家隔離和居家辦公。接連三天,所黨委連續組織了3次疫情防控專題會議,印發2份通知,傳達部署中國地震局領導有關疫情防控的指示批示和黑龍江省地方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并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值班組,所領導24小時帶班,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按照黑龍江省直機關工委要求,我所于25日晚啟動了支援社區抗疫的志愿者報名工作,紀委書記孔繁鈺同志帶頭報名,黨員們踴躍報名參加。按照要求,我所先后派出2批共20名下沉黨員。他們帶著光榮的使命與責任迎“疫”而戰,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讓黨旗在社區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積極全力支援社區 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防線
9月21日中秋節接到全員核酸檢測指令后,工力所社區負責人第一時間聯系工力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檢測場地尋求援助。為給社區居民提供就近便利的檢測場所,所黨委立即部署,將居民區內的原水廠騰空,作為臨時核酸檢測點。同時在場地四周架設應急照明,方便居民夜間排隊等候。
緊急布置起工力所社區核酸檢測點
工力所社區居民多已年長,且身體狀況不佳,長時間排隊體力也吃不消。所黨委第一時間部署為社區提供座椅,供居民排隊等候時臨時休息。工作人員長時間指揮維持現場秩序,嗓子干啞,所黨委要求立即調配擴音器、引導線等,以緩解工作壓力。國慶期間有雨,又緊急增配雨衣、雨鞋,以免影響檢測工作。有力保障核酸檢測工作如期開展,第一時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線。
黨徽閃耀戰疫一線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疫情面前,黨員們積極下沉一線,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可愛的”黨支部書記劉德東
“防疫巡查社區所轄商戶20次,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66份;多次配合入戶核酸檢測,累計檢測超50人次;多次巡視居家隔離戶隔離狀態;配合密接人員轉運1人次;組建帳篷兩頂、組裝消殺設備五組、組裝醫療廢品回收設備十套。每個核酸檢測日,早上4:30起床,到晚上8點結束工作。”這是黨支部書記劉德東同志對下沉工作的簡短總結。他總是說“社區工作人員真的很不容易,他們站在防疫一線起早貪黑、沒有休息日……”卻從不說自己工作辛苦。劉德東同志33年黨齡,十多年黨支部書記工作經驗,面對困難沖鋒在前,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樂觀面對一切。
劉德東同志協助核酸檢測現場人員進行信息錄入與憑證發放
下沉工作中,被群眾理解和感動,他覺得自己很幸福也很感動。10月5日,第六次核酸檢測,社區居民都積極參加,志愿者們工作到17時都有點餓了、累了,幾位居民做完核酸后高聲喊道:“你們辛苦了!向你們學習!”劉德東和身邊的志愿者們不自覺地回道:“為人民服務!”那一瞬間,眼睛不覺濕潤了。“我們被他們感動了,也被自己感動了!”劉德東說。在他看來,此次下沉社區最大的收獲是,發現了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可愛”的人,我們愛群眾,群眾也愛我們。
老驥伏櫪 再次下沉的老黨員
清晨4:30起床,5:00到核酸檢測場點,立刻進行場地準備:搭建帳篷、梳理電源線、擺正隔離樁、布置安全線、粘貼安全距離標識、場地消毒……下沉到工力所社區的黨員們對這套流程早已爛熟于心,卻依然細致入微。王紹輝、陳猛、王兆榮、欒福義四位同志都是第二次下沉社區,平均年齡54歲,年齡最長59歲,黨齡最長35年。核酸檢測的每天早晨都是這樣,不知不覺中1個小時過去了,大家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然后穿好防護設備,等待著第一名待檢測人員的到來。
工力所社區下沉黨員合影
早6:00開始,引導居民測溫、掃碼、核酸采樣、離開現場、場地消毒、維持秩序、幫助老弱病殘居民……直到20:00,整理完現場帳篷、設備、設施、防疫物資等,才算一整天的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即使是這樣的工作強度,大家都沒有任何怨言,始終保持緊張的工作狀態,認真地堅守崗位。
日近寒露,秋風漸急漸寒,帳篷極易被翻卷,隔離樁也禁不住狂風,大家就用沙袋加重固定。王兆榮是四個人中最年輕的,他始終沖鋒在前,不顧未好的腿傷,扛起背沙袋的重任。在維持秩序的同時,他主動攙扶老弱病殘居民,幫助他們順利完成核酸檢測。忙碌了一天后,晚上又加班加點地編輯整理下沉小組工作日志。他在工作匯報時說道:“當我清晨4:30起床,準備到疫情防控核酸檢測現場那一刻,回頭看到兒子和媳婦正在甜甜的睡著,不由感嘆,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家。做好下沉工作,就是保衛自己的祖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此時此刻付出再多也值得。”
王兆榮同志攙扶年老體弱群眾、背沙袋加固帳篷
最積極的下沉黨員閆琦
閆琦同志是一名黨務干部,是兩次下沉工作的組織者,兩次都是第一個報名。9月27日上午,閆琦剛到南崗區哈西街道7080社區報道,許多居民由于健康碼變黃導致無法出行,她的內心一顫,才意識到自己心里有了些恐懼。由于是第二次下沉,熟悉情況,立即開始穩定群眾情緒,化解群眾心里負擔和矛盾。
閆琦同志給核酸檢測試管掃碼
經歷了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來的有條不紊,從容淡定,她與戰友一起克服了物資不夠,人手不足,時間緊急等各種困難,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最忙的幾天,她總是累得睡不著,在日記上寫到:“想起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方志敏的《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我想,正是這種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讓人變得更堅強了,讓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工作。”
會移動的戰斗堡壘 有效組織抗疫工作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堡壘到哪兒,黨員就沖鋒陷陣到哪兒。本輪疫情暴發后,在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后勤試驗廠黨支部全力積極配合社區,馳援工力所社區和163中學兩個核酸檢測點工作,既為核酸檢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又派出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為有效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9月21日,后勤試驗廠黨支部緊急抽調黨員干部連夜奮戰,將居民區內的原水廠騰空,開辟檢測場地和檢測通道,建立應急隔離間,作為臨時核酸檢測點。
后勤試驗廠黨支部連夜布設好核酸工力所社區檢測點
接到檢測點遷移指令后,支部黨員干部又緊急集結,調用研究所應急帳篷在居民區空曠場地連夜搭設核酸檢測點,和下沉黨員一起建立引導區,鋪貼安全線,迅速完成應急設備的安裝調試,保證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為避免帳篷被大風翻卷,物資受損,室外核酸檢測點每日都要重新搭建。為了讓社區工作人員充分休息,支部黨員和志愿者凌晨5時前到崗,確保各項準備工作在5時40分前就緒。每次檢測結束,他們又將全部設備設施收集整理,運回倉庫妥善保管。
參加163中學檢測點志愿服務黨員
隨著全民核酸檢測工作逐漸深入,為緩解社區壓力,支部黨員干部又率先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為確保參與到社區抗疫一線的值守力量不減,同時保證后勤日常服務保障工作不打折扣,兩班輪換到社區志愿服務,確保社區防疫工作與日常本職工作兩不誤。從指導掃碼測溫到維持現場秩序,從證件錄入到間隔放行,從社區管控到環境消殺……每一個崗位,都有后勤試驗廠黨支部黨員干部的身影。
在檢測點搭建帳篷、架設應急照明燈
為了讓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后勤中心黨支部安排食堂管理人員克服為職工學生供餐的壓力,協調廚師利用休息時間訂制飯菜,再打包運送至社區。
黨的溫暖照耀心間 抗疫工作信心倍增
所黨委書記李山有同志、黨委副書記張孟平同志、紀委書記孔繁鈺同志、副所長張令心同志等領導全力支持社區工作,經常深入工力所社區,看望慰問社區工作人員、檢測點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實實在在的為社區解決困難。同時,所領導深入5個黨員下沉社區,看望慰問下沉黨員,實地了解下沉黨員干部的工作情況,及時掌握一線人員的工作需求和集中隔離人員的健康狀況和思想動態,詢問核酸檢測現場同志的個人健康及防護措施,叮囑大家要服從社區安排,腳踏實地,恪盡職守,高質量落實和完成省直機關工委志愿防疫工作任務。
所領導慰問檢測點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志愿服務人員
“領導們的一舉一動讓我們倍感親切,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讓我們更加堅定地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信念,努力克服困難,保證完成任務。”欒福義同志深有感觸地說。“所領導深入到我們工作現場慰問鼓勵我們,我感覺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王紹輝同志充滿信心地說。
所領導慰問下沉黨員
哈爾濱疫情很快被控制住了,下沉黨員、志愿者和集中隔離人員都回到了學習、工作崗位,他們更加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各自崗位上繼續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